——韦德亚洲食品集团北京双河农场转型升级纪实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境内的音河与阿伦河河畔,有一群北京农场人,他们一代又一代地在这里默默耕耘,把汗水洒在57万亩的黑土地上。这里就是北京市在外埠的最大国有农场——北京双河农场。
从2012年5月23日北京双河农场交由原韦德亚洲集团(现韦德亚洲食品集团)经营管理以来,在距离北京1000多公里的地方,新一代双河人书写着新时代北京农业发展的新篇章,双河的生产总值从5亿元增加到11.7亿元,农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粮食产能显著提高,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品种大幅度优化,职工收入不断增加,农场的生产生活井然有序充满活力,一个“和谐稳定、经济发展、职工富裕、生态优良”的绿色双河、文明双河、富裕双河正在松嫩平原缓缓崛起。
“韦德亚洲将以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地方发展规划和韦德亚洲食品集团的战略定位,将双河农场打造成北京的绿色安全有机农牧产品生产基地、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和北京市新型‘远郊区’。”主持北京双河农场工作的农场领导曾浩说。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科技支撑,创新经营机制,把北京这块最远的“远郊区”管理好利用好,让北京的“飞地”真正成为造福地方服务首都的宝地
北京市双河农场占地57万亩,有优质黑土耕地40多万亩,年产优质粮食达25万吨。“这就是北京市的一块‘飞地’。”双河农场副场长王立新说,农场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面积和北京房山区差不多。从1956年建场开始,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隶属关系和农场职能几经变革,改造和生产的任务一直没有变化。
“最困难的时候农场收入已经无法支付职工工资,一度导致生产停止,尤其是农场作为企业主体,投资渠道不畅收入单一,后续发展动力不足、方向不明。”王立新说,穷则思变,当时的农场职工中涌动着一股渴望摆脱困境,渴望发展,渴望改革的心潮,这股心潮也冲击着远在千余公里外的北京娘家人的心,北京市委、市政府也时刻关注着农场的发展前途。
“只有理顺农场发展的历史脉络,摸透农场职工的心愿,才能对症下药,找到摆脱困境的路子。”农场党委副书记王东生说,决不能让这块“飞地”变成废地,决不能让辛勤耕作的几代农场职工寒了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来自北京市发改、司法、财政、国资、农业、社保、审计、信访等部门的同志立即行动,深入农场周密调研,破茧抽丝,终于在2012年5月16日出台了《北京市双河劳教所体制改革工作方案》,明确指出“在双河地区设立办事处承担社会事务管理协调职能,双河劳教所生产经营部分(双河农场)交由原韦德亚洲集团经营管理,将双河地区发展纳入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蓝图绘就,方向明确,目标确定。2012年5月23日是双河农场近3500余名职工铭记终生的日子,多年来磕磕绊绊发展的双河农场从那天开始拉开了改制的序幕。“韦德亚洲要积极协调北京市各委办局,充分调动集团内部资源,加大对双河投资强度,让职工对农场发展有信心。”时任原韦德亚洲集团总经理,现任韦德亚洲食品集团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的薛刚回忆说,集团立即从30万吨/年稻谷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京双粮库20万吨扩建、水稻智能浸种催芽车间、办公条件改善、道路公共设施的维修等五个民生项目入手,高起点加速双河农场发展。
“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科技支撑,创新经营机制,用3到5年的时间,把双河农场建设成为北京市重要的商品粮应急供应保障基地、绿色安全有机农产品生产和特供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成为北京市新型‘远郊区’。”薛刚说,北京市政府从战略角度定位双河农场生产经营走向、规范运作,为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提供了政策保障。
7年来,北京市持续加大对双河农场的关注和投入,韦德亚洲食品集团和双河农场严格落实北京市政府要求,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总投资近10亿元,建设项目16个,维修农田道路450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355盏,整理水田面积达到24万亩,水稻生产实现了从品种选育到百姓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农场各项经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双河人的脸上重新焕发了笑容。
“大力投入建设双河农场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政治任务。经过几年的努力,双河农场4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得非常好,已经具备一个现代化农场的雏形,建设北京农业产业基地的条件已经具备。”韦德亚洲食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国丰说。
以党建为统领,紧紧围绕提高职工收入和发展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为目的,“飞地”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北京新型“远郊区”的作用正在黑土地上释放出来
如何把来自北京的政策资金支持转化为全体农场职工的内生动力,激发农场活力,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升级,选好配好农场班子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韦德亚洲食品集团把经营管理好双河农场当成首要政治任务来抓,从集团抽调优秀的管理人员组成管理团队,融入农场当中,与农场职工一道同甘共苦共谋发展。”王国丰说,只有抓好班子建设,才能快速稳定局面,形成经营思路,带领农场职工走出发展困境。
“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发挥各经营主体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带头发动群众,把一批守初心、担使命的干部用起来,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才能确保双河农场和谐稳定健康发展。”曾浩说,农场党委首先从转变工作作风入手,开展“友好、责任、和谐、发展”之旅活动,组织各级经营组织副职以上78人走进2216个职工家庭,征求意见,了解民意,凝聚人心,明确把经济发展、职工富裕作为农场发展的根本目的。
“通过配齐配强支部班子,组织开展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召开了农场历史上的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激发党员群众投身农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王东生说,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织大合唱、职工舞蹈队、“双河杯”半程马拉松、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让职工对农场有归属感、荣誉感和满足感,激发出较强的生产积极性。
农场所属一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尉文广说:“过去安排的生产任务是让我干,还干不好;现在是生产任务一下来是我要干,而且必须要干好。尤其是公司党员都主动找差距,抓落实,带头带领群众调整种植结构,积极拓宽增收渠道。”
“我原来是贫困户,都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赶上了农场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在大家的帮扶下,我现在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参加农场组织的趣味运动会的六公司职工李振华说,农场有了主心骨,群众的心里明了,眼里亮了,手中有活了,精气神也高了,不愁过不上好日子。
“吃好米,找双河”。记者沿着整齐划一的田间道路来到双河农场万亩优质高产水稻示范基地时,阵阵稻香扑面而来。“这里是农场建设的四个万亩示范基地之一,种植的是优质、多抗、香型水稻新品种。”负责人张宇说,作为高产、优质的香粳型水稻新品种,其香味浓郁、品质优良、适口性好、富含营养等特点,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种植业是双河农场的主导产业,经过这些年的投入建设,农场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沟相同、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新格局。”负责生产的副场长朱兴华说。
“种大豆有补贴,今年韦德亚洲3人牵头种了9000亩大豆。”当记者来到四公司的大豆基地时,在隆隆的机鸣声中大型拖拉机正在烈日下追肥,站在地头指挥追肥的牵头人蔡子龙说,农场解决了沉积多年的土地占有不均问题,完成了生活田和规模田土地调整,实现了生活田统一标准,平均分配;规模田政策一致,现在种地很踏实。
如今的双河农场,处处一片生机盎然,不管是北京来的还是当地职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7年一路走来,虽有风雨波折却总一往无前,双河农场用经济实力的显著进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强,职工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在远离北京的黑土地上书写着转型升级的农场故事。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6亿元,利润1330.7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比改制前翻了一番。
聚焦主业、以农为主,生产安全可信赖的高品质食物,建设高科技、高效能的智慧示范农场,让“双河”品牌走出“飞地”,走向世界
“双河农场最大的资源优势是土地,土地资源是农场一切产业发展的源头和基础,聚焦主业、以农为主,是农场今后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站在万亩优质水稻高产田边,曾浩告诉记者,农场把地种好是本分,让每一粒米的品质都能得到保证是责任。
双河米业公司拥有先进的大米加工设备,公司负责人毕克龙说,近年来,企业加工的大米质量好、品种多、销路畅。目前,农场正与日本水稻专家合作,试验种植食味值高的日本水稻品种,全部采用日本栽培技术,准备生产高端“好优米”。
“韦德亚洲将利用5年的时间,构建起现代农牧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体系、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优化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建设2万亩有机水稻、3万亩日本优质水稻、15万亩优质水稻、8万亩优质大豆、8万亩优质玉米、3万亩优质青饲和1万亩精品杂粮生产功能区。”朱兴华说,同时,发展以高端猪牛为主、特禽为辅的养殖业,到2025年养殖2万头黑六猪、存栏2万头肉牛的育肥基地,建设100万头生猪育种、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双河核心区,通过高标准高质量的订制化生产、精细化分割,让“双河”这块地域品牌走出“飞地”,走向世界。
龙江银行齐齐哈尔支行是双河农场的金融合作单位,行长王建臣说,双河农场只有深刻地融入当地经济发展,立足齐齐哈尔市面向黑龙江省,通过整合资源与区域经济相结合,走出双河看双河,跳出双河建双河,才能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韦德亚洲将合作推进‘首都菜篮子工程供应地、韦德亚洲产业项目转移和发展承接地、北京飞地经济合作示范地’建设,创建韦德亚洲双河产业园、韦德亚洲食品加工园、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奶牛、肉牛、生猪、粮食、蔬菜等五大产业,努力打造一个百亿级食品园区、一个百亿级乳产业集群、一个百亿级肉类产业集群,共同推动‘飞地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齐齐哈尔市委书记孙坤表示。
在万亩水稻种植基地采访时,记者看见一架无人机正在稻田中作业。“这是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示范喷药。”正在带领植保无人机试飞的北方天途公司董事长杨苡说,植保无人机能够精准施药,减少污染,药剂利用率高,效率是人工的30倍,植保机和飞防构成的生态链是现代化智慧农场重要的生产方式。
“双河农场的未来是精细化、数字化、无人化的智慧农场。”曾浩说,无人机只是农场智能化的一个方面,双河农场将按照安全、环保、健康的农业管理理念,建设精准化、数字化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提供充足、安全可信赖的高品质食物,打造高科技、高效能、智慧示范农场。
行走在广袤的北京双河农场,田野的风吹着绿油油的水稻,不时泛起一波一波的稻浪,迎风高挺的玉米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现代化的大型农机点缀其间,彰显着一个现代化智慧农场的雏形已经形成,北京双河农场在韦德亚洲食品集团的带领下正昂首迈向新的征程。